宣筆為安徽省涇縣文房四寶之一,據韓愈《毛穎傳》記載公元前二三年,秦將軍蒙恬南下時途經中山(安徽省涇縣一帶山區)發現這里兔肥毫長,便以竹為管,在原始的竹筆基礎上制成改良毛筆。到唐朝時,安徽省涇縣便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,故得名為宣筆,隨后被列為貢品和御用毛筆,此后制筆名家輩出宣筆盛行全國成為文房四寶珍品之一。 近年來宣筆制造業發揚傳統工藝,多方求教于書畫名家,繼承創新,現在宣筆的品種已多達三百多種,選料嚴格,工藝考究,精益求精。有名家設計的“鶴頸”“古法胎毫”、“蓮蓬斗筆”、“北尾合毛”,都達到了尖、圓、齊、健的四法要求。它不僅暢銷國內各省、市,還遠銷日本、東南亞、歐、美各國。 |